国家发改委:清理假借信用评价之名变相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制造地方保护等行为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5-24 15:58 点击次数:168
4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不断增强,“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信激励方面,《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构建全方位的信用激励政策环境,在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活动两大领域,为守信主体提供便利或者优惠。在实践中,各地方和有关部门也形成了很多很好的激励应用场景,惠民便企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浙江省大力推进“信用+公共服务”,在“信用+审批”场景中,为全省121个系统的政务审批提供信用核查服务3433万次,支撑对信用良好的主体实行“容缺办理”861万次。也就是说,对缺少材料但做出按期补全承诺的经营主体,先行受理其申请。在“信用+就医”场景中,推行就诊结束后一次性付费,累计金额已经达到了24亿元。再比如,江苏省鼓励招标人接受投标人以信用承诺书替代投标保证金,全省共91万投标人使用信用承诺书,减少经营主体资金占用1687亿元。
在失信惩戒方面,既要坚持依法依规惩戒到位,也要坚持过惩相当,避免泛化滥用惩戒措施。《意见》对失信惩戒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了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对象,在申请政府资金、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股票债券发行、评先评优、公务员录用遴选调任聘任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者禁止,这就是要保证将失信惩戒措施刚性执行到位。同时,也将根据《意见》的要求,结合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信用政策出台前的评估措施,清理假借信用评价、信用管理之名变相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设立交易壁垒,制造地方保护等行为,坚决防止信用管理措施泛化滥用,这也是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项工作中要重点纠正的问题。
下一步,发改委将更好发挥信用奖惩制度在信用体系建设上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信用社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让守信、用信成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自发选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资讯
相关阅读
以加强信用监管为抓手,破解网络主播税收征管难题丨法经兵言聚焦当前不断完善发展模式和监管方式的平台经济领域,建立健全以法治为基本架构的智慧型信用监管正当其时。
312 04-14 19:34
一财社论: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信文化之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302 03-31 22:17
肖小和:金融业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助力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大V看两会随着金融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和供应链票据的进一步推动发展,解决企业货款拖欠问题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好结果。
63 03-06 14:12
生态信用进入政策工具箱,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授信管理《意见》提出,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将企业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
234 2024-10-13 11:35
国家发改委、央行:尽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建设法》尽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建设法》,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水平。
42 2024-04-23 18:5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Powered by 光遇九游账号怎么换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